岁未年初,为了增强广大游客的安全意识,防范和化解旅游安全风险,特别提示游客,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要愉快出游,平安出游。
1、及时关注旅游目的地天气情况。出行前要高度关注目的地天气情况,主动获取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游客在出游前,最好购买一份旅游意外保险,在旅途中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遵守各类安全提示,加强自我防范,严防意外发生。
2、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报名。游客跟团出游要选择具有资质的旅行社报名,不要参加无资质的相关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旅游活动。与旅行社要签订书面旅游合同,并对合同的条款要仔细阅读。不参与不合理低价游,交付款后,切记索要发票。
3、选择注意道路交通安全。外出旅行时请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交通运营单位提供的服务,索要并保存好票据。自驾车出游的游客请做好车况检查,并遵守交通法规。驾驶员和乘客都要系好安全带,不要让未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儿童乘坐机动车副驾驶座位,不要长时间驾车,避免疲劳驾驶。
4、注意涉水旅游安全。游客要根据身体健康状况、水性、天气和水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水上旅游项目。参加游船、漂流、潜水等风险较高旅游项目时,选择资证齐全的经营单位,认真阅读游客须知,听从工作人员安排,穿好救生衣,配合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5、注意消防安全。在旅游活动中,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请游客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要乱扔烟头和火种。
6、注意饮食卫生。要选择有资质、干净卫生的餐饮场所餐,尽量选择高温加工的新鲜食物,不要食用无证摊贩贩卖的生冷食品。食用水产要选择鲜活产品,加工成熟后食用。随身携带感冒、腹泻、消炎的常用药物和创可贴等。
7、争做文明游客。游客外出旅行时要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从随手带走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守时自律等小事做起,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8、理性依法维权。在旅游行程中发生纠纷时,游客应保持冷静,找有关部门协调沟通解决,理性依法权,不采取过激行为扩大事态或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