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汝阳县人民政府网!

一文读懂!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日期:2023-09-04来源:

640.jpg


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高标准

推动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641.jpg


9月1日,中国共产党汝阳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盘点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存在问题和产业发展需求,动员全县上下坚持目标导向、效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更加有效壮大县域经济,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开创现代化汝阳建设新局面。

县委书记赵振峰代表县委常委会作了题为《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高标准 推动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讲话。


一份信心 看成绩

成效明显 值得肯定


今年以来,面对政策机遇调整、外部环境多变等复杂局面,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13361”工作思路,牢牢扭住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提质“三项重点工作”,坚持“四部六组”工作机制,弘扬“实干兴汝、担当有我”作风,用好用活项目攻坚法、一线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目标,也为实现“全年红”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640 (1).jpg



一、经济运行好


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8亿元,增速5.3%,全市第5位、生态县第2位,一产增速全市第1位、二产增速全市第2位;工业用电量增速11.4%,全市第1位;社会用电量增速6.1%,全市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亿元,增速6.7%;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8.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第1位。4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5.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72.6%;123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6.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57.8%。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为企业减税2.55亿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5737万元,新增市场主体2469个,市场经济充满活力。

640 (2).jpg



二、“百里画廊”美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工作部署,积极探索“旅游+”“+旅游”,在全市率先实施“百里画廊”旅游风景道项目,相关乡(镇)、部门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力,切实下好全县“一盘棋”。在210公里道路沿线,建设旅游驿站17处、观景平台26处、重要景观节点95处、加油站提升22处,染汝阳山川秀色,促汝阳振兴发展,惊艳亮相各大媒体,体现了汝阳标准、汝阳风貌。

640.png


三、“风口产业”兴

640 (3).jpg

产业发展持续向风口转型,中建材光伏电池封装材料、新型显示用ITO靶材、钨钼新材料产业园等新材料项目向“新”而行,京东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河南站)在我县举办。48.8兆瓦中能建汝阳风电场项目基本竣工并部分并网,120兆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预可研和三大专题报告评审,清洁能源再添“新动力”。依托洛阳“汉服文化之都”发展机遇,深化与山东曹县友好合作,延长“旅游+汉服”产业链,汉服文化产业崭露头角。举办杜鹃花节暨炎黄文化节、清凉夏日·夜游汝阳、小城音乐节等一系列文旅节会活动,携程度假农庄、红花岭露营地等项目加快推进,陶营镇上坡村被评为2023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发布“汝阳水果红薯”“汝阳花菇”区域公共品牌,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被评为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先进县,把“土特产”打造成富民增收“金招牌”。伊利优然牧业现代化牧场投入运营,全市牛羊产业发展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乡村产业振兴图景加速显现。

640 (1).png



四、城乡面貌新


640 (4).jpg

持续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呼南高铁焦洛平段汝阳设站工作取得有效进展,靳斜路、汝鲁路完成设计方案。城市更新有序推进,桃园社区体育公园、盛鑫极限运动公园、杜康文化遗址公园建成开放,文峰塔、云梦阁主体地基完工。按照“一眼净、一眼清、一眼美”标准,以26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包村和13个揭榜挂帅村为引领,统筹推进1411公里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由节点向全域、由薄弱向完善、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生态宜居星创建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分级分类抓好53个“达标村”、19个“示范村”、4个“精品村”创建,举办2023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企业家论坛暨乡村运营资源招商研讨会,向全国发布乡村运营“英雄招募令”。《通过乡村运营盘活闲置资源、丰富产业业态》被中央政研室《学习与研究》杂志收录刊发,全国推广窑沟乡村运营先进经验。

640 (5).jpg



五、民生实事实


640 (6).jpg

撤点并校完成,撤并教学点74个,分流教师269人、学生1732人。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及“名誉校长”制度,聘任“名誉校长”111名,形成全社会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风气。县域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国家标准化过敏性疾病诊疗中心在县人民医院揭牌开诊,召开第一届农村健康研讨会,《河南汝阳:从“治病”到“防病”,探索农村健康新模式》被国家级外宣刊物《中国新闻发布》收录双语刊发。全面推动“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将县医院老院区改造升级为综合康复养老院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结合乡(邻)里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工作,打造四大技能就业品牌,开展各类培训2.9万余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1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2086人,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和媒体广泛关注报道。“同心圆·共发展”成效显著,全省现场会在我县成功举办。同时,群团组织、党管武装、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六大产业 育动能

创新引领 集聚延链


一、做强绿色建材产业


640 (7).jpg

绿色建材产业是汝阳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推进绿色建材产业链拉长、拉宽、拉高,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聚焦新材料产业,支持汝盛新材料科技、瑞金电子科技等企业,加快钨钼合金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等新材料项目建设。支持鸿路钢构、六建重工、中水电、中电建等企业,发展重钢、轻钢及预制PC构件等装配式建筑,实现部品集成优势。加快中建材光伏电池封装材料、北玻高端玻璃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建成集技术研发、生产、检测于一体的玻璃产业核心基地。以惠博森、三永科技、一宅一生等企业为重点,打造节能门窗、智能感应设备、智能家居等产业链,努力形成以智能家居为核心的全屋智能消费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建筑体系要求的轻质、保温、部品化复合型墙体材料,在环升建科、北玻硅巢和泰石岩棉等企业基础上,立足地区玄武岩、石材、河砂等自然资源和钼尾矿等工业固废资源丰富优势,推动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


二、优化绿色矿业产业


640 (8).jpg

绿色矿业产业是汝阳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产业,必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围绕智能引领、绿色示范、技改创新,推动采矿业在超低排放、废渣无害化处置、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实现效能提升。支持金钼汝阳公司节能技改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中联水泥为依托,提升水泥产业结构,提高高标号水泥比重,鼓励水泥骨干企业向绿色建材企业转型。支持中联进行玄武岩纤维、骨料、微晶石等深加工,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布局一批集水泥熟料、砂石骨料、机制砂、水泥制品等为一体的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在矿产开发同时,着力提升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能力,做好边坡动态复绿,促进“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深度融合。


三、布局新能源产业


640 (9).jpg

抢抓洛阳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基地的机遇,利用汝阳山水资源和地理优势,进一步加强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汝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实现大规模储能和新能源联合运行的良好效果,增加电网运行的灵活性。20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和48.8兆瓦中能建汝阳风电场项目建成发电,与中广核、协鑫、三吉利等项目联合,打造豫西地区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


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640 (10).jpg

乡村振兴是我们始终如一的努力方向,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要以五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依托,以红薯、食用菌、艾草等现代产业园为平台,优化种植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合理规划养牛产业布局,加快优然牧业和两个社会化牧场项目建设及科学化、智能化管理,鼓励农民参与寄养、代养;加快推进青贮饲料、沼液还田等种养一体化工作,探索建立“龙头企业+规模养殖+饲草种植+乳品加工+休闲观光”模式。依托优势农产品,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叫响“汝阳水果红薯”“汝阳花菇”“汝此幸福”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培育电商运营团队,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与农业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五、激活文旅康养产业


640 (2).png

文旅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风口产业”,对提振地方经济、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地方形象具有积极效应。要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优化“南赏花、北品酒、东龙西湖全域游”布局,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扎实推进登山梯田小镇、杜康温泉度假区、携程度假农庄等文旅项目建设,“百里画廊”旅游风景道要打造蔷薇花廊。以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品牌,发展一批体现农耕文化、乡愁体验、红色旅游、研学旅行等沉浸式体验项目。积极推进民宿建设,在资源好、优势强的前坪龙湖、西泰山、大步湾等区域,谋划布局一批业态全面、特点突出的民宿集群。有序发展露营地项目,在上店红花岭、十八盘半岛艺术村、上黄路沿线等地,建设一批户外露营地、房车营地。打造“在水一方·醉美汝阳”品牌体系,全力办好文旅节会活动,用心讲好汝阳故事。着力恢复扩大文旅消费,不断丰富“夜游”“夜演”等文旅消费新业态,开发富有创意、蕴含汝阳特色的文旅产品,做好汉服产业结合,高质量建设一批大型文旅综合体、文旅街区、文创基地,抓住游客眼球,留住游客脚步,把客流量变成消费力。


六、振兴白酒酿造产业


640 (11).jpg

白酒酿造产业文化积淀深厚,是历史留给我们宝贵的品牌优势、文化优势。要擦亮品牌,牢牢抓住品牌建设这个关键点,制定好品牌战略、发掘好品牌价值、维护好品牌利益、塑造好品牌形象,用品牌赢得市场。要打造核心单品,集中资源、集中技术、集中力量,大企业下功夫打造超亿元、小企业下功夫打造超千万元的核心大单品。要创新营销模式,引入高水平营销团队,加强营销设计,加大营销投入。要以“杜康+”综合体为载体,弘扬杜康文化,加快畅享山水酒文旅项目落地,支持杜康酒传统酿造技艺申报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项目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杜康酿酒研学基地。要以酒祖文化为主题讲好传奇故事,走好以酒文化为核心、旅游为牵引,文旅融合、产业互促的特色化、生态化发展道路。


五个必须 抓落实

强化载体 创优环境


一、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640 (12).jpg

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的根本动力。要致力以“关键变量”撬动“强劲增量”,更好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使发展质量更优、效率更高、动力更强。抓好平台支撑。积极对接龙门实验室,学习涧西、洛龙先进经验,以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为重点,在开发区建设科技产业社区;以开发区智能装备研发中试集群项目为依托,建设孵化器、博士研究中心、中试车间及配套设备,引进智能装备、新型建材、高新电子材料等研究中心。推进企业创新。创新发展,主体在企业。要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既抓大企业,也抓创新能力强、专业水平高、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深入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企业上云,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人才引育。增强校地合作、院地合作,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实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模式。结合我县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工匠精神外化,把“看家本事”练强。注重为人才“量体裁衣”、适才配岗,给人才“搭桥铺路”、提供舞台,让“第一资源”在最优越的环境中释放更大能量。


二、必须坚持以差异化发展为核心


640 (13).jpg

做好规划是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先导性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立足洛阳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推进具有汝阳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优化“三区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生态共建、产业互动、协同发展的总体布局。建设北部产业发展区。主要包括内埠、陶营、蔡店、小店4个乡(镇)。内埠镇、陶营镇以现有的特色服装加工为基础,向高端化、创意化服装加工方向迈进,逐步形成汝阳轻纺产业园;做好开发区园区企业服务配套,形成经济增长点。蔡店乡以杜康文化产业园为依托,发挥“杜康”文化品牌效应,创新白酒产业发展模式,创建国家酒祖文化产业基地。陶营镇、蔡店乡以大虎岭森林公园为依托,逐步构建以体育活动、休闲康养、温泉度假等为一体的“杜康+”综合型产业结构。小店镇要积极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预制菜和冷链物流产业,加强与鲁山、汝州、嵩县、伊川的产业对接,成为汝阳周边300公里范围内绿色建材和特色农产品物资集散地。建设中部核心服务区。主要包括城关、上店、柏树、三屯、刘店5个乡(镇)。城关镇作为人口密集的生活区域及中心城镇,着力提升主体功能定位,重点发展特色商业、商务、旅游接待和金融、科技、文化等产业。上店镇依托前坪龙湖和北汝河,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康养、商务服务等产业,焕发上店古镇的生机与活力。柏树、三屯、刘店3个乡(镇)以水果红薯、精品花菇、高品质烟叶、特色果品种植等为主,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旅游服务为特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建设南部生态促进区。主要包括十八盘、付店、靳村、王坪4个乡(镇)。以良好的山水生态资源为支撑,以生态文明和集镇建设为引领,打造山水相联、全域旅游的复合生态旅游产业集群。4个乡(镇)以特色种养及中药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同时也要以西泰山、鸡冠山、恐龙谷及登山红色革命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高端民宿,促进商贸业和旅游服务业协同发展。


三、必须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


640 (14).jpg

紧密结合我县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开展精准招商、务实招商、高效招商。坚持招大引强。围绕六大产业,紧盯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河南建投合作运营开发区、广亿不夜城等重点在谈项目签约,同时围绕行业龙头企业,强化对接洽谈,加快推进落地,促进一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户汝阳。注重延链补链。主导产业上,围绕金属新材料、无机材料等风口,延长产业链条,“短板”变“跳板”;农业特色产业上,积极利用“五大地标产品”优势招商,龙头企业积极联农带农,“单飞”变“群飞”;文旅产业上,围绕前坪龙湖、恐龙遗址、铁顶山、杜康古镇等资源招商,注重年轻化、智能化、移动化策划包装,“地上”变“掌上”。创新招商方式。强化驻点招商与小分队招商,加派人员外出对接,建立高质量客商资源库和目标企业信息库。深化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合作,打造覆盖面更广、层次更多元的招商平台。积极承办、参加全国各类展会,持续提升汝阳知名度、美誉度。


四、必须坚持以园区建设为载体


640 (15).jpg

强化产业园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形成“三力并举”。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全国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基地。小店园区以产业转移项目承接地、县域中部工业中心为定位,大力发展轻工业、冷链物流、文化产业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县城发展提供产业和就业支撑。蔡店白酒产业园以杜康控股为龙头,建设杜康白酒生产包装物流工业园和酿酒生态园,打造全国著名的白酒生产基地。加快“二次创业”。深化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模式,推动现有园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绩效化考核。加快编制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做好一区多园扩区申报工作,合理确定空间范围、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因地制宜布局一批区中园。加快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山北输水、园区供气、拆迁安置等工作。推进“园区增效”。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开发区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标准地+承诺制”模式,土地出让前完成区域评估,明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对园区闲置土地,通过招商和引入合作方,实施“腾笼换鸟”。


五、必须坚持以优化环境为保障


640 (16).jpg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越是当前困难局面,越要用好改革的思维和方法优化营商环境,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实支持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惠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组织做好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谋划建立企业“安静生产日”,让企业安心生产谋发展。特别是今天会议印发了《关于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推动产业发展能力的实施方案》,广大干部要加快扭转“把关”思维、强化“有解”思维,多从企业角度看问题,在守住底线基础上创造性开展工作,努力把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积极探索资本运作创新。打造以投资产业为主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开展“以投带引”上发挥作用。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项目单位合作桥梁,做好项目策划包装,为重大项目提供多元化、低成本的融资服务。通过市场机制整合盘活资源、撬动社会资金,不断提高市场化基金在汝投资收益率。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聚焦企业最不满意的地方,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围绕项目立项、可研、环评等前期工作,加快审批节奏,实行重大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项目直接落地等机制。全面推行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涉企案件标识制度等创新做法,及时清理涉企“挂案”,依法从宽从简从速办理涉企案件,最大限度降低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承诺,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青山绿水阔,“百里画廊”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以产业高质、高效、高端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汝阳,奋力谱写现代化汝阳建设新篇章!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